风起“云”涌 银行你追我赶加速布局金融云

发表日期:2017-09-19 09:41:00
0
  传统行业和科技新贵强强联手、“私有云”“共有云”你方唱罢我登场、设立科技子公司、外接金融行业云完成业务升级……在开发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新兴金融科技的创新与应用的跑道上,不同资产规模的商业银行你追我赶,开始加速跑。
  “未来银行科技力量之关键在于云计算。”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,云计算是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各类应用的关键基础设施。因此,一时间风起“云”涌,银行“上云”大行其道。
银行“上云”各有千秋
 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,目前,大中型银行已完成自身“私有云”的平台部署,但设立独立的科技公司法人主体的大银行还没有出现。“农行现阶段没有设立科技公司的规划。”农行行长赵欢认为,是否公司化并不是关键,关键是要在科技领域有投入和研发能力,去支持金融业务发展。
  对小银行而言,由于金融科技基础和能力相对匮乏,一般选择金融行业云平台完成业务建设,这给金融云服务输出机构提供了业务机遇。
  数据显示,截至2016年末,全国共有城市商业银行134家、农村商业银行1114家,农村合作银行40家、农村信用社1125家、村镇银行1443家。如此庞大的市场,让金融云服务输出机构“食指大动”。
  此外,市场还出现新的业务需求,如电子商票、直连网联、新设民营银行等。
  未来,金融云建设可能迎来“国家队”。此前有消息称,银监会已与19家中资银行沟通,寻求每家银行出资不低于2000万元投入金融云平台建设中。有多家银行人士向记者证实了这一消息。
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认为,监管的权威性和可信赖性,将使更多银行投入互金云的建设中。
  监管层早在2016年就开始对金融云行业进行前瞻布局。根据《中国银行业信息科技“十三五”发展规划监管指导意见(征求意见稿)》要求,到“十三五”末期,面向互联网场景的主要信息系统尽可能迁移至云计算架构平台。
多路资本争抢金融云市场
  据上证报记者粗略统计,市场上对外输出金融行业云服务的平台大致有四类主体:第一类是兴业、招行、平安等股份制银行发起的;第二类有央行和地方区域银行联盟背景,如金融电子化公司、农信银、山东城商行联盟;第三类有传统企业背景,如神州数码融信云等;第四类有互联网企业背景,包括阿里云、腾讯云、华为云等。
  值得注意的是,上述各类金融云平台在服务银行业时会产生交叉。其中,农信银、城商行清算中心并非做银行核心系统托管建设,其主要职能是跨行资金清算、互联互通等。此外,也提供一些外围系统云服务,如网银系统托管等业务。
  而阿里云、腾讯云等互联网云平台因银行关键业务在这些“云”上的部署尚未得到监管许可,因此尚未成为银行行业云中的一员,而是仅限于体系内民营银行业务服务,以及互联网金融、支付、信用卡商城等业务部署。如京东金融先后与山东城商行联盟、广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与后者在数字金融平台搭建、京东云等领域展开全面合作。
  所谓“银行行业云”,是指服务于银行机构的、符合监管严格信息安全要求的合规公有云。由于监管对行业安全性的特别关注,行业云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,其相对于工信部认可的公有云、私有云之分,是一种行业认定的约定俗成。
  如神州数码融信云2015年被正式纳入银监会非驻场集中式外包服务监管评估体系,进而为23个省市的260余家中小银行提供信息系统外包服务。
  从市场上总体来盘点,目前提供中小银行云服务的机构主要在神州数码和兴业数金,第二梯队为金融电子化公司和山东城商行联盟。
  “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布局加快,会产生越来越多的外围系统的云服务。”接受记者采访的金融科技圈人士表示,金融云市场尚处于待开发的“蓝海”,给市场留下了很大的遐想空间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来源:金融时报-中国金融新闻